Helen 專欄

首頁 Helen 專欄 泰國上流社會高級餐廳

泰國上流社會高級餐廳

在〈泰國上流社會高級餐廳〉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570 已讀

提到「上流社會」這個詞有個概念得要先說明清楚,
我所謂「上流社會」並不是現在一般認為的:開跑車、穿名牌、開名車跑趴、全身金光閃爍、手提名牌包包⋯⋯⋯ 這些都只是「外相」而已,有夠多的錢,就可以用錢買到的外在裝飾,若單只炫耀金銀鑽石、價錢多少,就是所謂的暴發戶或土豪⋯⋯ 這些不是以下所指的「上流社會」。 當然啦,若要進入上流社會,相當財力與良好教育、教養是基本要求。

泰國大約從 150年前開始,全力學習西方文明(時期大概同日本的明治維新)從王室貴族富豪開始流行留學西歐的英德法俄美等,亞洲國家無一幸免、一致面臨「西風東漸」。

泰國留學風盛行之餘,回國的留學生在一代人間(一代指30年)就足以領導社會的流行風向,成為所謂的社會賢達,而如果這種流行是從上到下,是從國王開始的話,速度就更加風行草偃了(詳情可參考經典長篇小說 สี่แผ่นดิน Si Pen Din四朝代下半部)


17、18世紀的西歐,因工業革命及強制貿易與殖民、徵稅並行;全球財富、資源源源不絕地匯集到主要是英、法、荷西葡幾國,整體呈現繁榮強盛景象,有句諺語「富過三代,才知穿衣吃飯」 要富裕得夠久了,才懂得在生活細節上講求細膩精緻,也才有多餘時間做精神上的休憩涵養。

富裕之餘,開始了所謂的「古典」
古典精神有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 「moderate」,這個字是指合宜的、節制的、適切的、不偏激的,這種精神體現在公眾社交場合,就是適切的人際交往與禮貌,中庸而平和的往來與對答,也可以說是文化教養的核心。

這家位於泰國曼谷老城區【民主紀念碑】圓環旁的餐廳,計程車司機一聽名字馬上點頭,想說也是有名的餐廳呢,外面花盆錦簇,門面很高檔,一走進去,直覺也就是間豪華版的西餐廳罷了,由於阿南教授還沒到,有時間環顧四周,顧客全都是服裝挺整的中年人、或看起來事業有成、經濟富裕的上了年紀男女⋯⋯

阿南教授約了一位巴利文博士朋友吃飯,我臨時來泰,教授(很慈悲的)讓我順便過來一起吃飯認識一下,開飯前兩小時才用賴約的,不是亂入是什麼? 5555

阿南教授還沒到,巴利文博士 อ.บาลี พุทธรักษา 教授早到(沒錯!名字就叫巴利)一會兒,阿南教授來,彼此簡單打過招呼。點菜時,教授一邊唸菜名一邊詢問巴利教授意下如何,我聽著聽著覺得這些菜色都好典雅喔⋯⋯

點完菜,約正午時分,耳邊響起女聲唱的泰語老歌,我的耳朵一下就豎起來了,因爲老歌要唱得好,第一要咬字清楚、第二音韻要細膩悠遠、第三感情要溫雅豐富⋯⋯ 而這歌聲全部都具備了

我不但收藏好些張經典泰語老歌CD 也常常找YouTube 上的泰語老歌聽,巧的是接連幾首都是很耳熟的,而且音韻婉轉,字字句句都唱到心坎裡去,轉頭請問阿南教授是誰唱的,教授讓我問侍者,侍者答⋯⋯,我說 請他把名字寫給我,我要去買這張CD ⋯⋯

阿南教授用吃驚的表情說: 「什麼CD? 這是現場唱,唱的人就在那兒呀~ 」我轉身看向教授指的方向,真的看到一位年紀60-70歲上下很有些年歲的女歌手⋯ 那短短的一霎那,不誇張,我是真的吃驚到差點滑下椅子去⋯⋯

只因我從小聽力出奇的好,聽古典音樂交響樂團,能分辨各樂器的音源,簡單講就是可以「析音」如今枉費聽音響聽了數十年,竟然聽不出是人聲唱現場,只能說⋯⋯ 我是「完完全全」沒有預期到正中午吃午餐也會有人來唱Live⋯⋯ 而且還是這麼高水準的演唱

我開心到不行,因為這麼棒的唱歌功力實在太稀有難得了,問教授可以打賞嗎? 教授說可以買飲料送歌手,打賞也可以⋯⋯ 我興奮之餘,毅然掏出一張大鈔加找得到的紅色鈔票,拿到台前,小聲自我介紹是 คนไต้หวัน 台灣人,她接過說謝謝,並用麥克風輕輕覆述 เป็น คนไต้หวัน 是台灣人⋯⋯近距離看到的這位歌手,年紀似乎比我想像的還大⋯⋯眾目睽睽下, 我趕緊走回座位,明明也算是個見識過各種盛大場面的人,也不知為何當時會那麼緊張? 後來想想,應該是不好意思的成份居多吧?!

唱完另一首歌,歌者下台來我們這桌致意,問她年紀多大了,她笑說:「今年82歲了~」 82歲、82歲、82歲⋯⋯ 我差點當場昏倒, 已經82歲的長輩聲音還保養得這麼好,還在愉悅而優雅地工作,這餐廳竟還能僱請一位82歲的歌者⋯⋯ 她接著笑著補充道:「 我已經在這裡唱25年了」 25年、25年、25 年⋯⋯⋯ 怎麼這一切聽起來,全都有一種延續久遠的感覺,這是金錢買不到的、完完全全用時間累積出來的實力與高雅⋯⋯


她回台後特意唱了中文老歌,然後就換另一位年約40多的女歌者了,水準還是不錯的,但是有了剛下台去的前者的深刻功力作比較,唱腔轉音瞬間就弱了不少⋯⋯

教授說我已聽到沈醉 ฟังเพลิน
確實是的,精神轉回到餐桌上,阿南教授跟30年前留學瓦拉納西大學BHU 取得巴利文博士學位的巴利教授聊天,不久又來了位留學中國的中文博士,中文講得幾乎完全沒外國腔,整桌都是教語言數十年的老師,不見外,很有話聊

結帳時,教授指藏紅花紋地毯讓我看,強調花紋的特別⋯⋯ 這種西方式的優雅 moderate 配上泰國的細膩美感,成就了整個餐廳的混合文雅風格,教授解釋說: 這家餐廳的顧客都是經濟狀況相當不錯、上了年紀的人(注意看,現場幾乎看不到35歲以下的人)所以生意一直很興隆,因為主顧很多,而且他們很難找到這樣的餐廳了; 年輕人不會來,因為覺得這裡太老派了,事實上,很多年輕人雖然打扮入時,拿iPhone 名牌包,但其實身上沒什麼錢的⋯⋯⋯

長期聽泰語老歌的經驗,讓我今天共鳴度破表,雖然只是簡單一頓飯,卻又增加了對泰國社會另一個層次的深入了解,我的心是如此嚮往,所以才會深深被這種由 moderate 與細膩的深情組成的文雅所吸引,而那似乎也正是台灣跟泰國都正在持續不斷流失,內心卻一直想著要極力挽留的東西⋯⋯⋯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