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BL劇產業還能再「腐」下一個十年嗎?從翻拍《為愛所困2024》談起 by 直樹
(本文全文轉載自關鍵評論網)
今年對泰國BL劇(以下稱泰腐劇)產業而言是特別的一年,因為作為泰腐劇濫觴的經典校園BL劇《為愛所困》(Love Sick the series)翻拍上映,對資深的泰腐粉而言,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為愛所困》共有兩季,第1季於2014年7月6日在泰國9台播映;第2季則於2015年播出。在此之前,泰國電視劇鮮少以校園為背景,更遑論有將同性戀愛為主軸的連續劇。即便是泰國電影,也只有2007年的《愛在暹羅》(Love of Siam)以及2010年的《拉小手》(Yes or No)。
今年剛好是《為愛所困》播映十周年,選在今年翻拍上映,對泰腐產業而言,是一個值得用來回顧及觀察的重要時間點。本文將試圖分析這十年來泰腐劇發展的軌跡以及今後可能面臨的挑戰。
泰腐發展軌跡
一、2014年前:奠基期
在《為愛所困》之前,泰國電視劇找不到以同性戀愛為主線的戲劇類型,原因在於,泰劇劇本多取自暢銷小說,例如:《日落湄南河》、《情牽兩世》、《愛的被告》等等,都是從改編自小說的泰劇;此外,無論箜劇(Khon)、宮內戲(Lakorn Nai)或梨伽戲(Likay)等泰國傳統戲劇,也多以潘吉王子(Inao)、拉瑪堅(Ramakian)等英雄美人或男女情愛的故事為主。
雖然同性戀愛存在泰國社會已久,在許多寺院壁畫或文學作品中也都有所記載,但卻很少將它搬上舞台演出,這反映泰國社會對於同性戀愛的保守態度。
即便社會風氣趨於保守,但同性戀愛仍偶爾出現在泰劇裡,例如2004年泰劇《愛在8009》就曾安排了John及Tee兩個角色來演繹同性戀愛,即便這條支線受到觀眾喜歡且討論度高,卻仍只是整部劇的支線。
2007年導演Chookiat Sakveerakul(小名Madeaw)在其電影作品《愛在暹羅》中,傳遞各種愛的形式,並將同性之愛提升至電影的主軸,為泰腐劇埋下發展的種子。此後,同性戀愛(特別是男男戀)時而可在泰劇中窺見,例如2009年《明天依然愛我》及2012年《旗袍》。
傳統泰劇(尤其是黃金檔)的收視群,主要集中30歲以上的女性,因此故事背景多設定在成人且為中產階級。2013年泰國GMMTV以高中校園為主軸,製播了《賀爾蒙》(Hormones The Series),內容大膽地挑戰爭議性的主題,例如青少年性行為、校園暴力以及青少年戀愛關係,當中由Chutavuth Pattarakampol (小名:March)飾演的Phu以及Sedthawut Anusit (小名:Tou)飾演的Thee,兩人清秀帥氣的長相輔以劇中藕斷絲連的感情線,引起網路上熱烈討論,這部劇的成功不僅開啟了泰國青春校園劇的大門,也為青春校園腐劇打下基礎。
二、2014~2018年:萌芽期
2014年可稱是泰腐元年。
2014年2月,一部講述一對因為父母再婚而無血緣關係的兄弟,同住一個屋簷下所發生超越兄弟間感情的電影《我的兄弟情人》(My Bromance),上映後票房雖未有亮眼成績,但再生家庭的兄弟情設定,引起了各國粉絲的注意;同年7月開播的電視劇《為愛所困》將劇情主線聚焦在Noh、Phun、Earn、Pete這四位男性角色的愛情故事,講述青春期學生在性向摸索階段,對於愛情及友情的迷惘。
因為第一次以男男戀為主軸,不管是Noh跟Phun邊洗車邊打水仗、Noh為Phun擦過敏藥或是Pete以為Earn喜歡自己,在兩人共處一室時自己各種腦補,都讓觀眾們嘴角上揚,內心尖叫。即便《為愛所困》沒有正式向海外出售播映權,但在網路的推波助瀾下,仍迅速累積海外觀眾,之後更開始到各地辦理小型見面會。
《為愛所困》的成功,讓泰國看到腐劇市場的可能性。2016年播出的《一年生》(Sotus the series)及《愛來了別錯過》(Make It Right),前者以大學工程學院為背景,講述傲嬌學長及勇敢追愛的學弟的故事,讓許多海外觀眾第一次知道泰國大學的迎新文化;後者則是兩個國中同學Fuse跟Tee陰錯陽差發生關係,以及曾為愛受傷的Frame透過交友軟體與曾交過女友的Book一夜情的故事。
與《賀爾蒙》類似,《愛來了別錯過》把青少年性行為放入劇情,但故事仍聚焦在主角間兩小無猜式的愛情故事。這段期間「校園」是BL劇主要的場景。除了歸功於《賀爾蒙》及《為愛所困》所奠下的基礎外,以校園為背景的製作成本(不管是道具或者事實考證)相對其他類型低也是原因之一。
除了劇集之外,在情境喜劇《九巷一弄》及《夏日菊花茶》中,也都紛紛開始賣腐。此後,不僅擁有龐大資本的GMMTV積極投入資金製播BL外,陸續有小型製作公司加入拍攝,播放平台也從電視擴大到串流平台或者網路,讓泰腐開啟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
《荷爾蒙》ฮอร์โมนส์ วัยว้าวุ่น Hormones (2013-2015)預告片
三、2017~2021年:快速成長期
有了前面幾部劇的成功,泰腐迎來快速成長的階段。除了持續以校園為背景拍攝純愛故事外,也有內容及形式上也有新的進展,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1、被轉正的BL支線
同性戀愛在過去多作為故事支線,隨著主線故事結束而結束,但在2017年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在男女戀愛劇中的男男支線應市場要求轉正。
2016年播出的《秘戀:我親愛的狗狗》(Senior Secret Love: Puppy Honey)、《愛我你就親親我》(Kiss the series)、以及《惡魔的浪漫》(Bad Romance: The Series),以上三部劇以男女向戀愛為主線,但都插入了男男戀愛的支線,結果得到的迴響反而超越主線,因而原本的支線都轉為主線。
首先是《秘戀:我親愛的狗狗》的OffGun,在續集《秘戀:我親愛的狗狗2》戲份大量增加,儼然成為該劇的主線;《愛我你就親親我》中的PeteKao(由TayNew飾演),除在續集《愛我你就再親親我》(Kiss Again the series)戲份增加外,兩人的故事更單獨在2019年拍成《深藍之吻》(Dark Blue Kiss);至於《惡魔的浪漫》中KornKnock夫夫(由MaxTul飾演)的故事,則在2017年拍成《醉後愛上你》(Together With Me)。
這種支線轉正的模式,對於往後的泰腐產生一定的影響。之後的泰腐劇中,除了主線外,往往會加入1~2組的支線,這些支線成為製作公司用來觀察演員合作默契以及人氣的試金石。如果觀眾反應熱烈,該支線組合就有機會在下一部戲擔任主角。對製作方而言,以支線方式來評估演員的可投資性是相對節省成本的作法;但不可諱言地,多支線的發展也往往導致敘事混亂的隱憂,這部分留待後面再談。
2、清水不再、愛要濃烈
2017年前,因為角色設定多是高中或大學學生,為了符合角色的氣質,選角時多以長相白淨清秀、雄性氣質較不外顯的學生演員為主。
然而,在《醉後愛上你》上映後,腐劇開啟了另一扇大門。該劇的第1集便以Korn跟Knock激烈的床戲開始,飾演Korn的演員Nattapol Diloknawarit(小名:Max)跟飾演Knock的Pakorn Thanasrivanitchai(小名:Tul),挺拔的身形輔以陽剛的肌肉線條,對比過去泰腐男主角清秀精瘦的形象顯得突出,並快速地引起觀眾的注意及討論,此後床戲、吻戲以及肌肉展現幾乎成為腐劇的基本配備。
3.無所不腐
隨著校園腐劇數量越來越多,有製作公司嘗開始用不同的背景設定,來測試腐劇市場的可能性。例如:夢境與現實交錯的《夢中注定》(My Dream the series)、人鬼戀加上因果信仰的《他在清明來看我》(He’s Coming To Me)、輪迴轉世之愛及泰國甜點文化展現的《待到重逢時》(Until We Meet Again)、懸疑刑案解密的《亡者之謎》(Manner of Death),甚至是有濃厚泰國東北歌舞色彩的《苦甜之戀》(Siew Sum Noi)等。
雖然並非所有題材都成功,但對擴展泰腐題材的可能性有其正面助益。
四、2022~迄今:轉型期
即便不再以校園純愛故事為主,但在角色的變化上仍舊有限。「學生」仍是泰腐最主要的的設定,倘若想設定學生以外的職業作為主角的背景,如何揣摩角色以及編寫適合該職業的劇本,成為製作團隊最傷腦筋的問題。
泰腐劇帶來了龐大的粉絲經濟,許多人積極地想進入這個市場,但在投資方未等比增加,僧多粥少的情況下,製作公司必須絞盡腦汁,找出可以吸引投資方青睞的題材。在激烈競爭下,泰腐的題材及角色設定上都有了新嘗試。泰腐劇本來源以改編暢銷小說為主、國外熱門劇及原創劇本為輔。2022年起,在改編暢銷小說時,選擇部分新鮮的題材,提供觀眾更多不同情境下的理想戀愛的情感滿足(fulfillment)。
最成功的例子就是2022年由Be On Cloud公司製作的《黑幫少爺愛上我》(KinPorsche the series)。故事背景設定在黑社會,藉由黑社會逞兇鬥狠及陽剛男性氣質的刻板印象,配上黑幫少爺們面對愛情時,唯愛是從的模樣以及火熱的性愛畫面,成功地打破長期校園純愛腐劇掛帥的情況。
同年的《反之亦愛》(Vice Versa)利用平行時空的概念,讓主角轉移到性別平等的烏托邦,回到原本世界的方法是找到屬於自己的時空之鑰,利用平行時空的烏托邦,反諷泰國遲遲無法通過婚姻平權法案;《日蝕》(The Eclipse),則以從想調查舅舅自殺原因的轉學生Ayan進入紀律嚴明的學校後,經常挑戰校規而引起學生糾察隊隊長Akk的注意,該劇利用Ayan及Akk之間的衝突,反映泰國社會對長期威權統治的不滿以及對於自由的渴望,以上例子都可以看出,這個時期的泰腐已經不再單純描寫同性情愛,更加入社會反思的元素。
此外,泰腐亦從事海外熱門劇的翻拍。泰腐作為泰劇的一類,擁有泰劇的DNA也不足為奇。傳統泰劇喜歡拿舊作來「翻拍」(remake),大約5到10年就會翻拍過去受歡迎的舊作,例如《金星》、《日落湄南河》或是《親愛的上尉》等劇,即便只是換了演員但故事內容相同,仍然受到觀眾的喜愛。
當其他國家有受歡迎的戲劇時,泰國也會洽談版權來翻拍,像是泰國2014年曾翻拍韓劇《浪漫滿屋》、2018~2019年翻拍台灣經典偶像劇《犀利人妻》及《我可能不會愛你》,今年更是預定要翻拍中國穿越劇經典《步步驚心》。
泰腐則從2023年開始接連翻拍了日本BL劇《櫻桃魔法》(Cherry Magic)和《被擦掉的初戀》(My Love Mix-up)、中國BL劇《上癮》,以及正在拍攝的《大叔的愛》(Ossan’s Love)。
在泰腐迎來十年之際,翻拍被視為泰腐濫觴的《為愛所困》,亦有其重要指標意義。十年來泰腐劇數目早已破百,觀眾口味越來越多元化,目前一個禮拜大約有10部新的腐劇播出加上快速成長的GL百合劇,觀眾的選擇變多,因此翻拍舊作可謂是一個極冒險的挑戰。
對入坑不久泰腐的新觀眾而言,高中校園的清水愛情劇且未有任何明星光環加持下,能否在競爭激烈的腐劇中予以青睞,不無疑義;對資深的泰腐劇迷,能否放下對原劇角色的既有印象,接受新演員來重新詮釋經典故事,除了考驗演員的演技、導演及編劇的敘事能力,更是考驗觀眾的接受度。
泰腐劇的未來?
泰腐劇產業僅僅十年的時間就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
從泰腐劇開始的2014年,觀眾已習慣用電腦或串流平臺代替傳統電視,《為愛所困》以男男戀愛為主軸打開腐劇的大門,並透過網路向國外傳遞,在當時以男女戀愛的連續劇市場中顯得突出;泰劇一直以來就有將男男戀愛作為故事支線的模式,加上泰國社會對於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大(不管有沒有實質接受),同性戀愛的題材並不直接與社會利益衝突,讓減少了腐劇發展的障礙;泰國在社會文化方面長期與外國交流,混血的情形也很普遍,使得泰國明星在容貌上兼具東西方之美,輕易地捕捉觀眾的目光並與其他國家明星進行區隔,加上泰星親民的作風,拉近與粉絲的距離。
以上種種因素,都讓泰腐劇得以在短短十年內,橫掃亞洲甚至到歐美。但當前泰腐的發展也藏著些許隱憂:
1、市場優勢仍否持續?
不可諱言,泰國在腐劇市場上搶得先機,除了每年推出大量的新作,更建立了一套腐劇的商業操作模式。讓泰腐不僅在亞洲,甚至遠到歐美各國辦粉絲見面會。
隨著泰腐的成功,各國亦積極的想搶攻這塊市場,尤其是日本與韓國。
日本作為BL文化的起源,腐劇的「腐」,便是借自日文中形容喜歡BL文化女性的「腐女子」,擁有長久BL文本的底蘊,是日本發展腐劇產業的利器,近年幾部日腐例如《美麗的他》、《櫻桃魔法》、《聽見向陽之聲》等都極受腐劇迷歡迎,甚至登上大銀幕;韓國則循其成功打造韓劇的優勢,善用鏡頭敘事及明星塑造的經驗,推出如《語意錯誤》、《我們的模擬戀愛》等劇,也都有不錯市場的反應。
此外,「台腐」的發展也在腐劇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例如HIStory系列不僅在臺灣,甚至在海外也有不少的劇迷支持,作者有好些泰國友人,在看了台腐後,興起想到台灣觀光的念頭。
千禧年後韓劇橫掃全球的經驗以及近年泰腐劇所颳起的BL旋風,讓各國確信以戲劇作為文化軟實力的可行性,目前除了中國因為政策無法拍攝耽美腐劇外,其他如菲律賓、越南、柬埔寨甚至歐美各國也都投入腐劇拍攝的行列,可以預見未來各國對於戲劇投資及產出只會有增無減,腐劇市場將更加競爭。是以,泰腐還能享有之前所累積的紅利多久,是值得注目的地方。
2、CP營業的商業模式是助力還是毒藥?
泰腐與目前各國腐劇最大的差別,就是其著重CP營業的行銷模式。所謂的CP就是Couple的縮寫,白話一點就是螢幕情侶。螢幕情侶的行銷手段不是泰腐專屬,但對腐劇的重要性卻遠大於劇情本身。
過往電視台在宣傳泰劇時,也常打造螢幕情侶來做為賣點,例如泰國的3臺從早期的AA(Aum與Aff)、KA(Ken與Ann)到後來的PB(Pope與Bella)、MK(Mark與Kimberly)、NA(Nadech與Yaya)等,許多粉絲們從劇裡支持到劇外,特別是當MK及NA兩對結婚的消息,更是讓粉絲們彷彿見證王子公主的幸福結局。
泰腐也依循此模式,以CP作為戲劇行銷主軸,例如TayNew、OffGun、GeminiFourth、JimmySea、BillkinPP等,這些CP組合彷彿是「品牌」般地受到粉絲支持,粉絲們不僅享受這些CP們在戲劇裡的互動,更喜歡他們在私底下的互動。即使部分粉絲們心知肚明,這些CP的互動只是為了滿足粉絲的期待,是一種「營業」,但BL本身就是一種滿足閱聽人想像的文本型態,粉絲即便知道是有意的商業操作,但仍舊將其視為期待的滿足。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CP營業的越勤快,所背負的粉絲期待就越重。近年來泰腐時傳出因為個人因素而需要結束CP營業的狀況。
舉例來說,《因為我們天生一對》中的BrightWin,兩人在合作這部戲後,除了續集及電影外,就未在合作任何BL劇,再次合作則是泰版《流星花園》,但也不再是以CP的方式出現;《兩小無拆》中的OhmNanon,因為這部劇成為年度當紅的CP組合,但不到一年時間,兩人就因工作理念不和,未再以CP方式合作,但許多粉絲仍心繫ON組合,在各種公開活動以面具或其他方式,試圖要「復活」這個組合,讓GMM罕見地以正式公告說明兩人合作關係終止,這樣的情況在一般泰劇的CP是前所未見。
腐劇粉絲對於CP營業的執著對腐劇而言是優勢也是危機。粉絲對CP的執著,會讓粉絲更願意身體力行的去支持藝人,不管是體力上或金錢上;反面而言,粉絲的執著會讓藝人的每一行為被放大檢視,倘行為不符合粉絲期待,可能會讓粉絲們因失望不滿而脫粉。
CP營業模式固然有助於吸納並穩固粉絲群,但對藝人的生涯發展也是桎梏。CP營業的腐劇演員,「換搭檔」永遠是一場大冒險。CP粉絲立場除了有「唯粉」(即僅支持CP其中一個演員)外,也有為數不少的「CP粉」(意指支持CP組合)。當藝人搭檔其他演員,「CP粉」們可能會因為沒有支持動力,而放棄該劇甚至脫粉。
是以,若是以吸引及鞏固粉絲而言,CP營業是一個相當好的策略;然而,若從CP的僵固性來看,藝人們會受限於CP的框架難有其他發展合作的機會,對於藝人的演藝生涯而言未必是件好事;再者如果觀眾對於泰腐的支持著重於藝人本身更勝劇本,就製作方而言就會漸漸忽視劇本的重要性,對於腐劇的發展亦難謂有益。
3、跳脫泰劇的DNA?
泰劇在泰語裡頭常被稱作是「Lakhon Nam Nao」,指泰劇就像不流動而腐臭的水一般,用來形容泰劇內容萬年不變、了無新意。泰腐也是泰劇的一種,因此泰腐的血液中也流著狗血泰劇的DNA。
泰劇多改編自小說,泰腐亦如是,以小說作為劇本來源,雖可先刪去不具市場性的小說,但留下的不是內容相近就是改編難度高的作品。改編暢銷小說是雙面刃,就市場行銷而言,除了吸引原著小說的粉絲外,若再找加上人氣明星演出,即可保有基本的收視群;但相對地,改編成果就必須面對原著粉絲的挑戰,觀眾會去比對小說文本及戲劇呈現出的成果是否符合預期,對製作方而言如何良好的還原作品,是一項極大的挑戰。
此外,泰劇翻拍的DNA也漸漸在泰腐中顯現。前面提到收視率高的泰劇大概每5-10年就重新翻拍一次,近年泰國也向海外購買劇本來翻拍。
泰劇的自體翻拍,因已確認劇情符合觀眾收視口味,故收視率通常可以維持一定水準;海外劇的翻拍,在兼顧原作完整性以及國內觀眾收視習慣下,偶爾會產生內容不自然的情形,收視率及觀眾評價較難以預測。例如已播畢泰版《櫻桃魔法》及《被擦掉的初戀》,兩部劇分別找來人氣組合TayNew及GerminiFourth,觀眾的評價認為前者成果改編結果有小瑕疵,但整體而言符合原著,給予正面評價;後者則被認為改編結果不如預期,如果不是因為明星加持,很多人可能會棄劇。因此,仰賴翻拍來發展泰腐考驗製作人眼光以及製作精良度。
泰腐產業並非不願意發展,近來也嘗試以續集模式或是邀請人氣CP主演的方式將泰腐推上大銀幕,例如《因為我們天生一對》和《日落之戀》(After the Sunset),但票房都不如預期。電視劇方面,為了維持產出「量」而往往忽略了「質」,一部劇從讀本、開鏡、殺青到開播,可能只有幾個月的時間,沒有辦法去細磨品質,加上目前編寫腐劇劇本的編劇,寫作的資歷尚淺,在細節及邏輯上未細加琢磨。在品質不穩的情況下,部分觀眾開始有點對泰腐有點疲倦而轉向看其他國家的腐劇。
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人持續為泰腐轉型努力,如:《愛在暹羅》的導演Chookiat Sakveerakul在2020年及2022年分別導演《亡者之謎》及《分診處》,將平行時空及偵探的元素帶入泰腐;2023年One 31的《斷袖少爺》,讓男男戀成為狗血泰劇的主線;2024年串流平台VIU原創劇本《4 Minutes》,利用現實及想像交錯,並帶點推理的劇本安排,為泰腐樹立了另外一個典範,都可以看出泰腐正在努力要擺脫狗血泰劇的DNA。
結語
腐劇發展至今,有人批評腐劇與現實同志處境相去甚遠。然而,戲劇並不必要將社會現實百分之百地再現,有時透過想像,提供閱聽人暫時自現實社會逃離以及願望滿足。腐劇即使無法如實呈現同志在社會中所面臨的困境,但其所傳遞「愛無關性別」的理念,亦不能完全否認對提升性別平等意識的助益。
經歷十年的發展,泰腐面臨全球市場的挑戰,要將泰腐劇打造成像韓劇一樣的品牌,勢必要進行轉型調整。作為一個十年泰腐劇粉,希望泰腐能夠長長久久的發展,繼續下一個十年挑戰。
沒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