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的達的歲月裡,學習泰語,也學會生活
Helen老師經營「目的達」已走過二十年光陰,這段時間的堅持與深耕,實在令人由衷敬佩。這次參加餐敘,見到了許久未見的Helen與德老師,心中泛起一種熟悉的感動。從2016年初次踏入這個地方,轉眼,竟已十年。
這十年間,泰語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只是語言,更是一種看待世界與生活的方式。無論在人生、事業或家庭中,甚至面對Covid的陰霾裡,總有順遂與失落交織。但在我內心深處,常會想起泰國文化的那份從容與溫柔,一句 sabai sabai,就像給了自己一個紓壓與轉念的空間。
這次聚會裡,有許多年輕的面孔。你們或許還在探索語言的路上,我想告訴你們:「目的達」不只是很好,而是Thai棒了。
這幾年,我重新拾起曾經的講義、聆聽熟悉的音檔,為了挑戰逐漸模糊的文字感,我一筆一劃重新抄寫初、中、高的泰文講義,同時大量的聆聽與吸收,然後懷著忐忑的心情報名宋卡與朱拉的檢定,只是單純地想把這些年累積的片段,再重新琢磨出光澤。
Helen老師曾說:「到泰國,就是最好的驗收。」語言從不只是語言,學泰語的旅程裡,帶著家人自助走入泰國各地與外府,最實用的魔法,竟不是手機,而是口中的泰語。沿途遇到的微笑、善意與好奇,都因語言而有了回應,這些瞬間,也成為最滿滿的回憶與風景。
在台灣,主流思維是講求實用主義,語言的價值常以經濟實力來衡量。因此,泰語,總被視為冷門選項。但越是深入其中,我越被其文化的多元與張力所吸引。是的,泰國也有它的不完美與違和感,但我因此能擁有兩個世界,一個務實的台灣,一個溫柔又自由的泰國。
我仍記得第一次上課的情景,這裡根本不像個補習班,許多學生像信徒般的投入,Helen老師永遠帶著熱情、好學不倦、持續分享。這裡,真的就跟泰國一樣,處處令人Amazing,像極了那個讓人上癮的泰國。
最後,祝「目的達」生日快樂。能在這裡遇見彼此,是前世累積的福報與功德。願我們都在這條語言與文化的路上,繼續走、繼續感動,繼續 sabai sabai。
1 則迴響 留下新迴響
曾經與蘇同學同班上課,你的文章內容是我們上課共同經歷的回憶,
時間過的好快,懷念那些年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