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en 專欄

首頁 Helen 專欄 緬甸印象&泰緬恩怨情仇

緬甸印象&泰緬恩怨情仇

6,524 已讀

*本文歡迎轉載但請來信告知*
註明出處:目的達泰語教室  作者:Helen老師  感謝*

這兩天,緬甸軍事政變成了全球頭條及關注焦點。
普遍來說,台灣人除了『泰緬邊境』『中和華新街』外,對緬甸印象模糊
台灣網民呢,則還多了『翁山蘇姬』『羅興亞難民』這兩個詞彙

總的來說,就是一個有『大金佛塔』、『紅袍僧人會上街抗議』的陌生國度。

認真說起來,這些年我跟緬甸也有些淵源的,大約2015-2016左右,翁山蘇姬當選前後沒多久,我和好友一起到仰光、曼德勒、蒲甘自助旅遊兩次共10多天。
當時學緬文已經200多小時, 滿心期待自助遊能親見並應用所學的一點兒緬文,但現實是殘酷的,看到緬甸人除了『Ming.Ga.La.Ba 民嘎拉吧』,就整個開啟英語模式,倒是去仰光的書店搬回來一整套小學緬文教材(小1~小6),加上從泰國搜集來的『Thai—Myanmar Dictionary 泰緬辭典』工具書搜集一應俱全。

仰光的物價貴得嚇人,怎麼鈔票離開的速度比在待曼谷時還快(驚嚇~)
完全搞不懂基本薪資這麼低的國家,怎麼房價貴得嚇死人?
怎麼租個小汽車旅遊竟然跟曼谷一樣價?

仰光沒有捷運,且公共運輸看來不太能倚賴。
仰光旅館費也是一個字:貴 (以CP值來說)

至於觀光嘛,除了大金塔可以聽到泰國團此起彼落的泰語感到熟悉外,
愛逛寺廟如我,幾座寺院參訪下來也幾乎麻痺, 因為寺景大同小異。

比較難受的是:豔陽高照下,從寺院門口就要脫鞋,赤腳走到大殿,滿地碎尖石的長道,可以立馬測試你拜佛的心夠不夠純、夠不夠真,哈哈哈。

Myanmar novice monk pray respect to myanmar buddhist statue in myanmar temple, old bagan, myanmar Premium Photo

跟泰國人ㄧ樣,緬甸人普遍也不喜歡印度人,但、也跟泰國ㄧ樣,緬甸受印度文明的影響隨處可見。

我在緬甸旅遊時,感覺緬甸的印度味比泰國要濃很多,
拿食物來說:處處看到的緬甸食物分兩大類,

  1. 深色濃稠醬汁煮的雞豬魚蝦肉(老實說:看了不太敢點,因為不知道是什麼肉)
  2. 裹粉油炸類

緬甸這麼熱還要吃炸物?
南亞東南亞天氣炎熱,炸過後食物較易保存,仰光茵雅湖 (Inya lake) 周邊的攤位炸物之多,令人完全無法下手。

緬甸全國性傳統早餐叫 Mo.hing.ga 中譯:魚湯麵,其實就是米線煮在魚肉熬的湯汁裡吃時連湯帶米線舀起來裝碗吃,差不多是泰國的ขนมจีน (泰式米線)只不過泰國煮法『乾濕分離』,要吃時再『乾濕合一』米線加湯汁拌生鮮蔬菜而已。

當時所見 ,基礎建設很不行,路上多是老舊公車,但仰光—曼德勒這條主幹線的新大巴倒是光鮮得很,約9pm 從仰光出發到曼德勒約凌晨4am多,曼德勒的主景點貢榜王朝舊王宮裡面,什麼都沒有了(跟印度幾個主要宮殿一樣,只剩空殼,鑲在上面的金銀寶石都去了英國),倒是護城河依舊壯觀舒坦。

蒲甘路上多得是黃土飛揚的半鋪柏油路,跟來來往往不時出現的雙牛軛車、滴滴答答小跑往前奔的馬車,穿插著繫著傳統『籠基』longyi  ลองจี  來來往往的行人,倒也別有一番時光倒流的風味,蒲甘的千座佛塔在朝陽初灑大地時,朝霧裊裊襯著大小不一的佛塔,是亞洲古蹟一大絕景,希望各位有朝一日能親眼目睹那感人至深的美景。

Myanmar bagan historical site on a magical sunset Premium Photo Mrauk-u Premium Photo

 

緬甸跟泰國近幾百年恩怨情仇,用關鍵字如『暹羅亡國』『泰緬關係』就可以在網路上讀個大概,我在目的達早年的泰語試聽課,及前些年的泰語初級1 ,還會特別花些時間講解這一段泰緬的恩怨情愁,但近兩年已不太講了。

說到『泰緬關係』幾乎所有泰國激勵人心的愛國故事、泰國所拍可歌可泣的史詩級愛國片敵方大都是緬甸人,歷史確確實實也是如此,除西元1563 緬王莽應龍攻佔暹羅京城並擄走大批王室及暹羅人,緬甸人西元1759、1767 (約當清乾隆中期、美國尚未建國)兩次攻至當時暹羅王朝(1350 to 1767)的京城阿育王陀耶 Ayuttaya (泰語的羅馬拼音),最後一次1767 年則放火燒城整整數天,把Ayuttaya 金碧輝煌眾佛塔的金塗外裝熔下後,重達數千公斤的黃金裝載運回緬甸,用來蓋了舉世無雙的『仰光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 เจดีย์ชเวดากอง 這雖是泰國人深以為憾的歷史憾事,但卻是緬甸人深引為傲的自豪歷史、光榮盛世。

 

我從泰語跟緬語各舉一個字來做例子、以隱語泰緬之間隱隱對彼此的『不爽』:
泰語裡仰光拼為 ย่างกุ้ง ( yqng gung4  樣沽ngˋ )   在泰語是頗有喜感的『烤蝦』

緬語裡稱泰國為  Yodhyā 一舉把 Ayodhyā (梵文的羅馬拼音)的 A 否定前綴(prefix) 拿掉,意思就從『難戰勝城』 Ayodhyā一變而為『能戰勝城』 Yodhyā

因為yodhā 來自梵文『戰』योधा 」(參見所附照片、來源為荻原雲來博士編的『梵和大辭典』)緬人數百年來,打骨子裡就瞧不起泰國,認為是自己的手下敗將,不必再多說,更何況泰國的觀光業包含那麼多的夜生活情色,這點一般緬甸人也頗瞧不起泰國(就是一定要找些什麼來瞧不起對方的意思啦)。

 

但上天捉弄人:近數十年來,泰國非法移工,最大來源就是緬甸。數量呢? 高達數百萬人。
250多年前趾高氣揚的戰勝國,當今卻迫於生活,無奈大批大批地非法越境,進泰國打黑工~

到泰國做泰國人不做的危險、骯髒、高工時低薪的勞力工作,如:建築工、家庭幫佣、老年照護工、橡膠園割膠工、養殖魚蝦池24h顧工、遠洋漁船工、除了全球非法移工都會碰到的健康醫療問題,跟家人長期分離,跟待在其他國家非法打工的移工不同的,還有從歷史恩怨所來,整個泰國社會從上到下、沒說出口、但努力裝沒事、受到教育的滋養、發自心底的若有似無歧視。

 

緬甸二戰結束後沒幾年就鎖國數十年,工商基礎薄弱,缺少工作機會,薪資水準不高的來龍去脈要從歷史了解起:

緬甸繼印度之後,被英國從伊洛瓦底江河口往上游用政治手段及戰艦槍砲交互運用,而終至亡國 (當時英國步步進逼,王宮卻夜夜宴飲,末代王后手段殘忍把有潛力繼承王位的數十位王子監禁,或裝入布袋以檀木棍活活打死,濫殺至王族幾全部覆滅)英國成功佔領緬甸後,英國遷入大量印度人代為做行政管理,另一方面則遷入大量印度南方塔米兒人(Tamil) 當移工作碼頭搬運工幹體力活,敏感的詞彙『羅興雅人』從孟加拉來來緬甸做什麼呢? 請自行估狗喔。

英國用緬甸當『環孟加拉灣』諸英國殖民地的稻米、木材供應地,
況且還有後市可期的豐富礦產,這是一塊流著奶與蜜的豐富土地啊~
不幸,緬甸許多農民們後來在跟殖民資本家大量契作中,典當土地以借錢週轉,終至家產盡失、流離失所。

Sunset in myanmar on the river Premium Photo

二戰讓兩百多年來通吃全球的英國傷及筋骨, 無力再鎮壓全球殖民國的反抗與爭取獨立。緬甸從英國手中爭取獨立後,領導獨立的軍事將領們,自此在緬甸政治上的地位確立(說不準緬甸是不是看隔壁泰國的同業學的呢?)

 

受英國殖民,飽嘗被割肉吸血,長達三百年之痛的印度,二戰後決定不加入美蘇兩大陣營,打算走自己的路;  緬甸則索性關起門不在跟外界往來, 沒有工業製造、商業貿易、西式物質文明的刺激

緬甸的國內社會氛圍是走回傳統、走向心靈、佛教禪修、跟隔鄰的泰國人瘋狂做功德祈求現世及來世福報比起來、緬甸一般佛教徒的虔誠持戒修行、是頗得釋迦摩尼佛教導深意的。 所以, 近代緬甸出了多位佛教高僧及禪修高人,台灣佛教禪修人士跟緬甸的『帕奧禪師』、『馬哈西禪修系統』往來地切,曾去過緬甸短期或長期禪修者不在少數(光是我認識的出家、在家眾就超過30位以上)內觀十日禪的『葛印卡老師』雖是印度人,也是在緬甸長期生活並拜師學藝成就佛法的,可以作為上述歷史當個小見證,所以:物質跟精神的對立關係, 在緬甸這個國家, 似乎展現得挺清楚的。

說到緬文也有意思,緬文拼字系統雖然從南印度文字 Barami 脫胎而來,然隨著到斯里蘭卡的北印度僧人覺音論師 Buddhaghosa 把上座部佛教作ㄧ統整論述而加註——成為南傳上座部最有名且流傳最廣的『清淨道論』Visudhi Magga 及巴利文佛經『五部尼科耶』傳入緬泰寮柬後,上述各國的仿照創生出來的拼字系統就這樣開枝散葉, 但印歐語系天生沒聲調,緬語嚴格說也沒有音調,只有像日文簡單的幾組輕音重音,然而緬語的邏輯、助詞、時式跟日語非常神似,緬人要是學日文,我想只能用『易如反掌』來形容了吧?

但緬文的根本麻煩在於:用一個外來的文字系統來標記口耳相傳的母語, 造成緬文拼音的例外情況極多,跟泰語裡一大堆被『嘎蘭』การันต์ 掉 ,不發音卻一定要寫出來的子音字母ㄧ樣,泰文有嘎蘭การันต์  的字, 一般用來轉寫梵文、巴利文、英語等外來字彙,這些發音縮減例外,常常連母語人士都解釋不清,只能告訴你例外又例外, 讓我們這些外語學習者頭痛又頭痛,所以,請先記住:『泰緬』雖常並列,但泰語跟緬語是完全分屬不同語文群組的喔!!

 

泰文閱讀能力還不錯的同學們  Helen 老師要在此推薦一本泰國文學名著:
『พม่าเสียเมือง』(緬甸亡國記)  ,
曾當過泰國總理的泰國名作家:หม่อมราชวงศ์คึกฤทธิ์ ปราโมช  克利巴默的著作。

這本由泰國曾經從政的政治人物兼作家搜集英語、泰語史料,來寫泰國歷史上的死敵緬甸亡於英國的歷程,260年前暹羅亡於緬甸,對照今日泰國曼谷的進步繁華強盛、基礎道路、網路建設完備,西方人、亞洲人眼裡的度假天堂,150年來緬甸的坎坷身世與至今的蕭索落寞,跟全球背向而馳的政治取向,讀來應該特別有一種滄海桑田、三十河東三十年河西的無奈滄桑感!!

 

緬甸跟泰國還有很多可以寫的, 但今天,就先到這裡吧~

*本文歡迎轉載但請來信告知*
註明出處:目的達泰語教室  作者:Helen老師  感謝*

 

沒有迴響

陳昌宏
2021/02/04 21:35

讚!
老師我看了哦!

回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