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泰國

首頁 關於泰國 「申遺」之爭?

「申遺」之爭?

1,152 已讀

原文出處

泰國面具文化:從泰國與柬埔寨各自對「箜劇」申遺談起

2018年9月4日泰國「世界日報」刊登「箜劇是誰的? 泰柬網友掀口水戰—文化部12月啓動申請註冊非物質文化遺產 均來自印度同一個根源」報導:

泰國文化部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提交申請,以將箜劇註冊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此一舉措引起柬埔寨網友的嚴重不滿。柬埔寨網友的聲討不僅局限在箜劇的表演形式,還延伸至箜劇表演者的服飾裝扮、面具以及髮飾等。對此,泰國網友也列出一系列證據,證明箜劇舞蹈表演在泰國擁有上百年歷史,而柬埔寨長期陷於戰亂,以至於戰爭結束後該國的各項藝術文化遭到破壞,最後還是在泰國王室教師的幫助下才得以復甦等云。

上揭報導另指出,箜劇是一種由舞者戴上面具進行舞台表演的藝術表演形式,是一種專用於宗教儀式上的表演,常見於東南亞地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文化或多或少都是從印度引進而來,被稱為印度「第一部詩作」的「羅摩衍那」是印度神話的寶庫,也是後世印度文藝作品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包括印尼在內的東南亞國家都受其非常深厚的影響,但在進入各個東南亞國家之後,其形式或表演藝術特徵上會有所不同。

因此,非要說箜劇是屬於某一個國家的其實是不正確的說法,因為都是來自同一個根源,再在每個國家原有文化的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發展和弘揚。

9ybo44r2o1m6oli8559iwjm2vje2ba

人類社會使用「面具」的習慣與傳統由來已久,其發韌與古人相信「面具」賦有靈性,可表徵「古代靈魂」與「護身符物」等鬼靈信仰相關,因為遠古所有人力無法企及的事物,先民會轉求神靈或祖靈助佑,而「重祭祀」、「多靈魂」及「祖先崇拜」等現象是中國西南方、印度次大陸、東南亞大陸及爪哇島等區域民族之古文化特質。

這些民族對於「敬神」、「尚靈」、「畏鬼」及「頌魂」等觀念根深蒂固,酬神、驅鬼與除疫等宗教儀式成為原始社會的重要特徵,而祭祀儀式所使用的「面具」因具有「魂(ขวัญ)」的概念而轉借成神靈或鬼怪的象徵,成為先民事神及溝通萬物精靈之有形載體,也是巫覡或祭祀主藉以達到人神交流的無形平臺。

泰國地處於綜合多元文化影響的交通樞紐,北起中國、南迄馬來半島以迄爪哇,西自印度、經緬甸、柬埔寨而東抵越南,泰族汲取中、印兩大古文明與其他古老部落之戒律,其文化特質(Culture Trait)具有中國、印度、吳可帝國、斯里蘭卡、緬甸、寮國及爪哇等地之「基因」。換言之,泰國的「面具文化」是立基在中國儺、藏文化、印度面具文化及爪哇「惡魔面具」等基礎上,並與常民生活連結成的一種文化脈絡,面具不僅是一種日常物質,更兼具神話、宗教、文學與文化意涵,藉著結合在地戲劇表演、節慶娛樂和宗教祭儀,串連起本地經濟、社會、觀光與資產保存等現代化發展過程。

據考證面具結合舞蹈的宗教儀式源自北印度高山地區,這種將面具結合祭祀舞蹈的模式,主因為古人常將疾病與惡鬼作祟的假想做連結,是屬於佛教密宗(Tantric Buddhism)儀式的一類,之後隨著佛教的傳佈,面具的使用逐漸融入各地不同的原始信仰、神話傳說、民情風俗及價值判斷等區域元素而產生改變,至現代並朝向文化資產與觀光資源的觀念轉變;易言之,面具文化已從與宗教之間的精神關聯或傳統戲劇的附屬角色,轉型成為文化商品或旅遊宣傳之特色亮點,因此泰、柬兩國才會各自對於「面具舞 / 箜劇(การแสดงโขน)」訴求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出文化差異之主張。

sw32tbypwz1eila22pi7s8mn26pdig

2016年5月29日與6月8日泰國「世界日報」,2016年6月8日與2017年4月柬埔寨「星洲日報」與「華商日報」及2018年8月30日泰國「新泰日報」等分別以「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箜劇獲列名錄」、「面具舞若申請非遺 柬將阻止泰國」、「柬申遺『箜劇』 乃敦:泰照樣可以」、「柬『面具舞』正式申遺」及「泰國將為孔劇申遺 柬埔寨-泰國網友開撕」等新聞標題,報導泰、柬兩國就「面具舞/箜劇」據理力爭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之申請理由如下:

「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箜劇獲列名錄」:泰國文化部長威腊表示,已授權文化促進廳著手處理泰國傳統文化智慧申遺工作,準備從2017年開始每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一項申遺項目,包括泰國箜劇、泰餐、泰式按摩、泰國傳統舞台劇和泰拳,其中箜劇被列為首個申遺項目,因為是泰國最具文化傳統,保護完好、極具泰國智慧的表演節目,具體分為箜劇服飾、技藝、配樂和表演動作等。

「面具舞若申請非遺 柬將阻止泰國」:柬埔寨正準備將6種文化遺產申請列入名單,其中也包括「面具舞」在內,如泰方真的將「面具舞」申遺,柬埔寨將會阻止。「面具舞」是柬埔寨的傳統舞蹈,由於柬泰文化相似,「面具舞」也因此很久以前就流入泰國。

「柬申遺『箜劇』 乃敦:泰照樣可以」:泰國外交部長乃敦表示,申遺不代表箜劇能成為柬埔寨的特有文化,也不會影響柬埔寨和泰國的關係。一個國家申遺並不意味著該國就擁有所屬權,申遺的意義是為了將這項文化傳承,過去也有兩個國家提出申請。泰國的做法與柬埔寨並不衝突,因為依照申遺原則,每個國家都可以將同一種文化申遺,例如南韓和北韓都將「泡菜」申遺。

「柬『面具舞』正式申遺」:柬埔寨文化藝術部於2017年3月29日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面具舞」申遺審查,預計將花費兩年時間決定是否批准「面具舞」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柬文化技術局長哈杜表示,柬埔寨不會反對也不會擔憂泰國也將「面具舞」申請列遺,因為每個國家都擁有自己的文化。文化藝術部發言人泰努拉宋亞也強調,我們可以看到柬埔寨與鄰國有相似的文化,但是如果仔細觀察,柬埔寨面具舞與泰國面具舞之間有些差異。因為面具舞是柬埔寨一種優雅、古典而華麗的傳統戲劇舞蹈,加上樂曲旋律的不斷變化,這些元素的增加使得面具舞有別于傳統的戲劇表演,所以沒有人稱其為戲曲表演,而稱為「面具舞」。面具舞是柬埔寨一種古典舞蹈,吳可王朝之前(九世紀)發明的高棉古代舞蹈,主要是在吳哥古跡的石雕上發現。

「泰國將為孔劇申遺 柬埔寨-泰國網友開撕」:近日眾多柬埔寨網民在柬埔寨-有關藝術文化新聞的網站上發表評論,對泰國即將在今年12月中旬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將孔劇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一事感到不滿。參與評論的眾多柬埔寨民眾認為孔劇只屬於柬埔寨所有,並不屬於泰國,還有部分網友評論聲稱泰國在抄襲柬埔寨的孔劇,對泰國提出申遺一事深感不滿。對此,也有許多泰國網民作出回應表示,孔劇的來源歷史悠久,在沒有國家和民族存在時就已經存在,後來有了國界的劃分,但孔劇是這片土地的共同文化,屬於2個國家共同所有,因此聲稱孔劇特定屬於某一個國家所有的說法是不夠恰當。

西元2002年泰國文化部為協助維持「敬神、忠君、愛國」的社會價值觀及加強關注柔性文化國力的展現,進行改組並明訂任務為保護、維持、提高、傳播和推廣民族宗教、藝術與文化事務,試圖在文化雷同性極高的東南亞國家中,建立足以代表泰國意象的文化特色,希望透過建立民俗文化、語言、食物與服飾等優勢來創造獨特性,以期有效達到預設的文化效益、經濟利益及觀光收益。泰國箜劇所使用的面具即成為文化部建立國家意象與文化自覺的行動策略,使得泰國當代的面具文化在精神層面上,漸從以往的宗教或戲劇角色,轉而強調創意與娛樂效果,並走向商品化的經濟過程,而面具的功能也從傳統之宗教祭儀用具,經過戲劇展演之舞臺道具,最終朝向文創產業之藝術商品而不斷轉型。

箜劇因受古印度及高棉帝國文化影響,融合了原始信仰和佛教文化,因而具有濃厚的宗教意味。箜劇可說是宗教面具轉型成戲劇面具的文化體現,時至今日,箜劇還兼具宗教與戲劇兩大特性,惟其型制已大幅脫離宗教神魔的創作類型,箜面具成為戲劇文學的角色扮演,面具創作也越注重搭配服飾之舞臺美學效果。

ufoidcwfqk42b1jbvbwaxclg7thxyu

源自印度寺廟祭典和舞蹈的箜劇,在暹羅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屬於宮廷戲劇,當時只有貴族男性才能扮裝登臺的宮廷娛樂,且國王是唯一觀眾,其演出劇本「拉瑪堅(รามเกียรติ์)」是由泰王拉瑪一世(西元1737-1809年)根據印度史詩「羅摩衍那/รามายณะ」撰寫,後由拉瑪二世改編成為流傳至今的經典箜劇本,其中最大特色就是增添一段原文沒有的序幕,藉以說明阿瑜陀城(Ayodha,今印度北方邦境內)拉瑪王子(毗濕奴/พระศิวะ轉世化身)與楞伽島(今「斯里蘭卡」)拉波那國王(十頭二十臂魔王)之間的因果關係。

泰國大城王朝第一位國王拉瑪鐵波迪一世( 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รามาธิบดีที่ 1)藉由「羅摩衍那」來強調天界與王權的結合,不僅以阿瑜陀耶為王朝命名,更以拉瑪為封號,被百姓視為拉瑪轉世,故「拉瑪堅」的正邪善惡之戰成為天授神權的皇室法統與振興國族的英雄傳說,特別受到王室及人民重視。

箜劇的關鍵角色可追溯至古印度,但與印度不同的是泰國著重於面具及王冠的特徵,此點由繪在曼谷大皇宮玉佛寺迴廊上的泰國版「羅摩衍那」壁畫得知,畫中神祇、天使、惡魔與猴王等角色均不具人類臉孔,而改用金、銀、漆和人造寶石裝飾的面具來呈現祂們的神格化特質,也正如此箜劇演員及劇團在穿戴和收存這些面具時,必須嚴格遵守敬神儀節與供奉禁忌。

箜劇男主角「拉瑪」王子的王冠是模仿真正泰皇冠造型,過去也是使用覆蓋型面具,但演變至今則開放臉部外露,僅以化妝代替面具,且早期妝容比較抽象類似面具,惟近來大量運用濃豔眼影及口紅效果,使得面容變得越趨中性。除了男女主角和仙女不用穿戴面具外,其他舞者除眼睛以外的所有部位均用面具遮罩。

飾演十首魔王「托煞坎(ทศกัณฐ์)」的舞者頭戴綠色獠牙面具,除面具上的九張不同忿容外,連同演員本身的臉共計十面,藉以反映人性忌妒、貪婪與邪惡等多重性格。至於克魔致勝的風神之子-白猴王「哈努曼(หนุมาน)」因戰功彪炳,其白色面具由戰前的圓頂造型,於戰勝後升格與拉瑪王子及十面魔王同級具有泰式寶塔型金冠,藉以象徵權力與階級的晉陞。

43f9c70352s19f4786gzc6scvvzwtg

箜劇面具的材料以紙質為主,製做程序經過造模、描繪、雕刻、上色與塗漆等十道工法,其中金漆塗裝的技術被視為密技傳承。面具細部以泰式圖紋及花草描繪點綴,金黃色部分則採用皇宮寺廟裝飾用同等級的金箔漆上色,但因金箔用量比例不同致使面具成色呈現差異效果。由於箜面具做工紮實精細,其保存時間通常可逾半世紀,儘管使用頻繁只要重新上色,依然可保歷久彌新狀態,但若因不可抗力因素致面具毁損時,則須依習俗採「放水流」方式棄用處理。

面具文化具有的祈福、避邪、娛樂等三大社會功能,呈現了跨族群及跨地域的高度共通性,儘管各民族面具型制有異,但面具常是包括神佛、精靈、祖靈或鬼魅等多重概念之「靈(วิญญาณ)」的表徵,這些面具除了具有神魔或靈獸等特徵外,其製作或穿戴過程也常與神話或神蹟等超自然力量有關。

泰國面具文化深受當代美學及非遺保護風潮等社會變遷影響,其功能歷經了「宗教祭祀」、「戲劇展演」、「節慶娛樂」與「文創商品」等段階性演變,但無論傳統或創新的面具功能與概念,在「後現代」的面具文化趨勢裡,其所內蘊的在地文化意識與國家文化意象,依然是與常民生活緊密結合,所以泰國文化部為籌備2017年10月25至27日第九世王蒲美蓬陛下聖體火葬典禮,藝術廳在完成修繕各項移靈車相關裝飾物之後,除了組織傳統箜劇藝人先行舉辦獻祭表演外,並規劃火葬儀式期間在皇家田廣場籌辦大型宮廷箜劇演出,藉以緬懷先王在藝術領域的偉大貢獻及傳承泰國古典箜劇表演之文化傳統。

相關文章:箜劇-文化遺產

** 本文歡迎引用,但請註明出處及作者。
目的達泰語教室 – 學泰語、學泰文、泰語老師、泰語會話、泰文課程、每月開班.免費試聽

house